社宅公共藝術當然強調社區性和弱勢族群的照顧,但不是滿足各種單一立場或單一族群而切割切分的藝文資源分配,如此將重蹈原有社會階層的分化和族群的彼此排斥。對於城市裡面多元多源的歷史記憶,從更長更大的視野來看,要能容納大敘事廣角,體貼各種小敘事的情感,因為當代公共藝術永遠是一種柔性的對於單一敘事權力獨佔的反動。
我們希望能創造很大的開放性和可及性。要有足夠的彈性,去挑動社會的共情共感共鳴,對應各種小眾的不同想像和情感需求。社宅公共藝術的空間公共性,回應初期規劃的HOME TO ALL,以及本案主題我們在家,希望達成四個層面的社會溝通:
第一、對於城市公民,挑起對於社會改革萌生希望的共情共感。
第二、對於周遭居民,開啟對於新的公共空間開放性的接納與想像。
第三、對於居住者,透過公共藝術,在心理上感到在家的自在舒適感。
第四、對於現存社會系統,產生共同合作溝通,協調異同的介面。
於是,身處在城市公共空間裡與藝術生活共融的人們,身體都能像花朵一般,柔軟的舒展綻放。
因作品須回應空間的脈絡性,要透過較長的時間,彈性有機地發展生成。因此,在居民入住後,透過工作坊、田野調查、、使用需求的調查,讓作品更能與日常生活情境互動,讓社宅住戶及社區居民參與,醞釀對作品的期待感。其中,部分作品也透過創意徵選的方式,徵集國內外優秀創作者的創意提案。策展團隊將組織各類型設計創作專業團隊,提供諮詢輔導,協助設計發展,再將實際創作落實。如社區精神旗幟、社宅浮世繪、自然材質-精神性空間、活力運動場、色彩計畫與城市敘事、自然療癒空間、空間識別裝置,以及遷徙博物館。
部份作品則會啟動系列行動,除了靈活支援各項子計劃,甚至化身社宅的品牌大使,從基地向外移動、延伸,擴大參與並觸及更多群眾,如游擊藝術行動車與我的社宅有點甜-冰淇淋計劃。
作品將陸續於2023年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