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展覽資訊】展覽日期|2023.8.19(六)- 9.23(六)開幕時間|2023.8.19(六)14:00展覽地點|福德聚場(臺北市信義區福德街84巷7-1號1樓) 星期二至星期六,09:00-18:00進駐藝術家|牛俊強工作坊導師|牛俊強、李瓊蝶參與學員|王宇嫻、李麗珍、李淑娟、呂素華、林克莉、胡惠珍、施浣心、張瑀庭、郭婷婷、鄭素娟、劉玉霞(按筆畫順序排列)主辦單位|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策展單位|禾磊藝術有限公司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【關於本展覽】《回到那座山》為進駐藝術家牛俊強的創作計劃,由藝術家 #牛俊強、 #李瓊蝶 共同主持六週的工作坊,和十一位學員一起完成,是一個重新思考「老化」的工作坊,並於本次進駐創作發表將工作坊的成果以展覽呈現。大部分的人在一生中替家庭、社會付出,卻沒有好好回頭瞭解和接近自己。身體漸漸老化,機能的退化,讓自己覺得更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,而這些記憶下的感受情緒就以病痛的方式顯現出來。「老化」在我們目前的集體意識裡,也連結了「無創造力」,無創造力在集體潛意識中如同死亡,指向的是隱藏在我們社會中普遍對死亡的焦慮。工作坊的學員為年齡為60歲以上,藉由描繪與扮演彼此的來生,理解自己,成為新的社群,並改變老化等同死亡的刻板印象。這一趟旅程,李瓊蝶老師帶領學員,感受自己的身體,做身心地覺察;進駐藝術家牛俊強透過冥想、敘述引導,讓學員將自己對來生的想像,變成具體的畫面和文字,在高度互動的參與式工作坊中,交換、扮演彼此的來生想像,不僅藝術家看見出生成長在台灣經濟最好的時代的人內在的需求,學員們也看見真正的自己 。讓我們一起脫掉多餘的包袱,回到那座可以安妥身心的大山吧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《回到那座山》創作團隊:進駐藝術家:牛俊強工作坊講師:牛俊強、李瓊蝶工作坊助理:丘琬雲、梁語倢紀錄片導演:丁肇輝紀錄片攝影:丁肇輝、王艾如紀錄片調光:邱程勇紀錄片混音:林凱強紀錄片字幕:黃科維攝影器材協力:瘋狂家族影像製作平面攝影:楊東霖計畫執行:梁語倢展覽助理:王昱惟平面設計:王昱惟協力:馬慕恩、黃科維感謝:房彥文、黃竑嘉、蘇于真 、呂威聯【工作團隊】:主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策展單位:禾磊藝術有限公司藝術行政:沈岳蓉、楊詠晴、孫瑜彣、林祐德、陳易、陳之勻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【藝術家介紹】#牛俊強廣慈社宅公共藝術進駐藝術家牛俊強擅長計畫型的錄像,結合空間裝置、攝影和複合媒材。目前工作於台北,亦為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。其作品以「視覺如何成為一種存在的形式?」出發,延伸至時空向度中,不可見的關係連結、個人至群體的意識,做細膩而宏觀的提問。 曾參與鹿特丹國際影展金虎獎短片競賽、英國Osmosis錄像藝術節、紐約Cutlog藝術節、法國Tours亞洲影展、法國OVNI 錄像藝術節、金馬影展、台北美術獎等國內外展覽和影展展出。作品亦在柏林、伊斯坦堡、特拉維夫、俄羅斯、墨西哥、首爾、北京、深圳等國際重要城市發表。曾獲頒第53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實驗電影,ARFF柏林電影節最佳實驗電影,第35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,及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入圍。曾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、國立台灣大學、國立台南藝術大學、台北市立美術館、台灣學學文創、Hsu & Daughter 皮件設計等公私營單位合作講座與工作營,也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元智大學教授藝術創作。 #李瓊蝶 Milla工作坊導師、身體療癒師、行為藝術家出生台北,母親是阿美族、父親是印尼華僑。是一位跨領域藝術工作者,她相信「萬物有靈」的宇宙觀。主要關注「潛意識」如何形塑生命、生態的樣貌與軌跡、物質與非物質、陰性與生態、儀式與場域等相關議題。 作品形式多以行為、展演、裝置、錄像為主同時也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、並邀請公眾參與計畫,近 年來 作品多以 行為藝術作為主要創作形式。 10 年以上進行身體與心理與潛意識與靈性的探索。因對身份、土地等反思,開始在旅行中研究心理學、身心發展等各領域的學習期間旅行走遍英國、西班牙、歐洲、尼泊爾、南美洲墨西哥等國家 …。 並發表於每一次的作品、與工作坊帶領中,創立:「心流秘境」與「走探索去藝術實驗室」從事教育推廣,在近 10 年工作坊中帶領,參與並體驗、發表,多年持續推動,體驗參與式教育,每一個人本然的生命精神與藝術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