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廣慈博愛園區社宅公共藝術的社會處方箋推動,策展團隊收集研究許多資料,希望在概念論述與實務上,能夠周延地結合公共藝術與社會處方箋,落實在城市社區裡的行動。「七分熟」的共同創辦人周妮萱老師,有許多相關著作文章及想法,對我們有諸多啟發,當我們聯繫請教周老師時,果然獲得熱情親切的回應。
現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班的周妮萱老師,是「七分熟」創齡資訊行動平台的共同創辦人,也曾擔任首屆「臺灣創齡藝術節」統籌,長期投入臺灣創意高齡與社會處方箋的研究與倡議。
熱情而充滿活力的周老師,剛結束白天在桃園的創齡活動,一回臺北便直奔咖啡店與我們會面,令人印象深刻。老師非常認真地看待我們準備的訪綱,仔細詢問、了解計畫方向與核心問題後,毫不保留地和我們分享社會處方箋以及創意高齡的概念、精神,以及親身投入的案例經驗。
●寂寞的現代人 — 社會處方箋作為抗〝寂〞新對策
「社會處方箋」在英國、加拿大、紐西蘭等國家推行多年,目前也在臺灣廣受關注。周老師長期關注英國的社會處方箋制度發展,首先笑著以英國政府成立寂寞部長的創舉,展開今天的訪談。
據研究,英國人普遍長期處於寂寞之中、缺乏社會互動、衍伸出嚴重生理與心靈健康問題之狀態。於是,英國政府在2018年成立第一任的寂寞部長(Minister of Loneliness),希望正視這個問題。研究也顯示,長期的孤單寂寞,容易讓身體免疫系統降低,增加罹患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,亦容易導致憂鬱症、焦慮症等心理疾病。不只是英國,這不也是人類普遍面臨的當代處境嗎?
面對人口老化以及醫療資源有限的趨勢,當我們的身心出了問題,除了醫療與藥物治療,是否有其他選擇?社會處方箋的概念因此而生。周老師說明,社會處方箋一詞譯自原文「Social Prescribing」,又可稱為社交處方箋,指的是運用社區的非醫療資源,如文化藝術、音樂、運動、自然…等,來改善、提升人的身心健康狀態,重建與社會的連結。
社會處方箋計畫同年由英國衛生大臣提出推動,目前已被列入英國國民保健署的長期計畫項目,作為重要的預防醫療項目之一,預計於2023年全面實行,大大肯定文化藝術對於人們身心健康有正面的影響。除能舒緩焦慮,緩和情緒,人們也能透過各種處方的過程,增進與他人的社交互動,減輕對藥物的過度仰賴。
●如何跨出第一步?社會處方箋作為另類的支持與陪伴
當我們問及社會處方箋的開立者、開立方式以及適用對象時,周老師以英國的系統來說明,在英國,除了醫生,護理師及專業照顧者也能開立社會處方箋。而適用者,在失智患者、慢性病、心理疾病患者、身心障礙者、弱勢族群以外,一般處於高壓的上班族以及照顧者,如家人和醫護系統,其實都是社會處方箋的適用對象。
周老師表示,醫師及專業人員為個案開立社會處方箋,便交由服務連結者(Link Worker),由他們根據服務個案的情況與需求,媒合合適的社區資源,再做社會處方箋的開立。
服務連結者(Link Worker)又是什麼呢?看著我們好奇的眼神,老師說,服務連結者通常由第三方非營利組織擔任,大多受過心理諮商訓練,且非常熟稔地方各類資源與機構。他們具有多面向銜接的角色,為了能接受患者並進行有效的轉介,要能了解患者的處境與狀況,與患者之間有足夠的連結。服務連結者在處方箋開立者與個案間扮演著重要的中間橋梁,因為要轉介各種資源與途徑給患者,必須對社區的全面性資源,具有充分了解,懂得靈活運用與跨域合作。
老師強調,為個案擬定使用社會處方箋時,服務連結者透過「共商」、「討論」、「陪伴」的過程,是非常重要的,處方箋的內容與強度,也需因應個案的情況有所調整。除了藝文類處方,在英國,他們甚至會跟住宅組織合作,提供住房資源(這可能是針對某些緊急安全事務的處理),另外也有就業處方,提供支持性就業機會…。看到我們驚訝的表情,老師進一步說明:「舉例來說,假設有ㄧ位單親媽媽帶著小孩,眼下連安全的棲身之處都沒有,比起直接開立博物館處方,當務之急應該是先協助她解決務實的住房問題,待其逐漸安定生活後,再評估提供其他合適的社會處方內容,才能更全面地幫助她。」
聊到這裡,周老師也提到另一個關於社會處方箋的重要目的:那就是希望服務個案能在這個過程中,獲得支持與陪伴,重新找回與社會及他人的連結,建立自信,進而提升自我健康管理意識,找到照顧自己、安定身心的新動力。
目前在臺灣,除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劉建良醫師與國立臺灣博物館、國家交響樂團(NSO)推出博物館處方箋與音樂會處方箋,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醫師,也與五間臺南的博物館推出「LiHA Pass」社交處方箋。只要患者持有醫師開立的社會處方箋,便可與一名照顧者,持免費票劵至合作的藝文館舍看展。周老師,認為臺灣的起步很早,整體仍有許多可發展的空間,期待越來越多人加入實踐的行列。
●提早準備變老這件事 — 創意高齡(Creative Aging)推動在臺灣
除了社會處方箋,周老師也長期投入創意高齡(Creative Aging)在臺灣的推動。
創意高齡、社會處方箋,這兩者的概念精神其實十分相近。創意高齡又可稱為創齡,簡單來說就是鼓勵55歲以上的熟齡族,善用文化藝術的創造力,打造個人的「心智肌耐力」(Creative Muscle)。老師生動地進一步解釋:「我們都知道肉體肌耐力的重要性,但心靈其實也需要啊!它也像肌肉,須要鍛鍊,才能有足夠的韌性與力量去面對生命中的挑戰,而藝術、電影、音樂、戲劇…等具有創意的行動,正是鍛鍊心靈肌耐力的絕佳利器!」
臺灣預估在2025年進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失智人口不但快速增加,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。隨著科技進步,人類的壽命雖然增長,但究竟該如何面對、渡過更長的老年生活,其實很多人都還沒準備好,這是人類前所未見的挑戰。周老師曾親身經歷長期家庭照顧的重擔,對此有很深的體悟。
周老師的父母在年輕時愛好文化藝術,爸爸年輕時喜歡演奏薩克斯風,媽媽則彈古箏、畫國畫、寫書法,後來兩人都因忙於家庭及工作,每日操勞奔波,自然不再有機會接觸。後來,老師的爸爸因開始洗腎,罹患多種癌症,也因此性格大變。媽媽則因長期擔任高壓的主要照護者,罹患憂鬱症。周老師常想,假設藝術不曾離開他們的生命,甚至在老年和長期照顧生活來臨時,能夠幫助他們安頓身心,學會獨處。那麼,爸爸的病後生活,以及家人的照護狀況,是否都有可能大幅改善?有鑑於此,也讓周老師希望將創齡概念推廣給更多人。
社會處方箋與創齡,都是預防性健康促進的概念。看著我們,老師強調,創齡絕對不是專屬於高齡族群或失智者的議題喔!而是以一種新的思維,重新認識自我,讓生命不因年齡的限制,而失去活力與光彩,每一個人都應該及早思考準備。老師笑著說:「當然不能等到失智才開始啊!」
目前在臺灣,長期關注文化平權的各大公私立美術館及藝文機構,如國立臺灣博物館、臺北市立美術館、鳳甲美術館、國立臺灣文學館、國立歷史博物館、國家兩廳院等,都已紛紛推出創齡計畫,周老師也曾多次受邀進行講座分享、工作坊及相關活動規劃,以及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,有著豐富的推廣經驗。
●不只是辦活動 — 計畫與評估
■如何準備?
當我們問到,一般藝文活動與創齡要如何結合,又有什麼區別呢?老師說,每場活動都有許多重要的前置溝通準備與教育訓練工作,同時分享其於2019年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合作舉辦「安可開團來去北美館」,邀請樂齡夥伴參加展覽「她的抽象」、「面對面」的導覽,以及由「面對面」衍生的一場手作工作坊的經驗。
以「她的抽象」為例,老師說明前置準備的過程。當時,周老師和館方一起討論評估北美館當時所有的展覽,思考什麼樣的展覽和創作活動,能夠與樂齡參與者產生連結、創造共鳴,,最終與館方選擇了「她的抽象」這檔展覽。抽象畫具有獨特的開放性、感染力,且該展展出的都是亞洲女性藝術家的作品,創作者年紀與參加活動的樂齡夥伴相仿,相近的時代記憶文化背景,能讓她們產生較大的共鳴。
不管是社會處方箋或創齡活動,對於參與者的特性,例如年齡、心理或生理上的狀況,安排的時間、強度、參與方式等,都須在事前仔細考量。周老師強調,在整個過程中,所有人員包含講師的行前溝通和教育訓練,固定的會議檢討與溝通,以及對於每個對象的觀察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!例如在活動開始前,也會事先和導覽員及講師溝通說明參加者的情況,以應變調整導覽或授課的方式,增進她們的理解和體會。
■看得見改變嗎?
該場活動結束後,當老師詢問參與者們的意見反饋時,很多人紛紛表示,其實已經很久沒有來美術館了,原來藝術能和自己那麼近!深受藝術所帶來的創意與自由所感染。
然而,周老師也提到,雖社會處方箋及創齡與一般性的套裝活動內容截然不同,但目前台灣仍以一次性的舉辦方式居多。周老師也認為,若能將活動時間的跨度拉長,系列性舉辦至少3至12次,對於個案,持續性地給予幫助,也有更高的可能促成改變。
周老師接著分享,先前她所主持的一個系列創齡活動計畫中,有一位罹患失智症的奶奶,前幾次活動都只在旁觀望而不參與,也不太與人交流,總焦慮緊握著隨身攜帶的舒壓球。因推測對方應是初到陌生環境感到緊張,工作人員也沒有逼迫她參與活動,只讓奶奶以感到安全舒適的方式自處。
過了幾次,奶奶開始願意參與活動了。某次,她一時忘了舒壓球,前腳剛走,立刻又折返尋找,多虧工作人員在每次活動過程的詳細觀察,十分了解各組參與者的情況與特殊需求,便很快把收好的舒壓球還給她。
隨著參與的次數增加,周老師也發現奶奶的情況逐步改善,不只與人的互動增加,也越來越融入活動,直到有ㄧ次,奶奶又將舒壓球忘在教室,甚至經工作人員去電提醒後也未立刻取回,直到下次來參加活動時才拿走,甚至說:「我已經不需要啦!」見證這樣逐次的改變和進步,老師和工作人員的內心都非常激動。
談到社會處方箋的成效,是否能夠被明確地測量評估?周老師認為,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測量方式,較多為質性的描述,且必須透過仔細的觀察才能發現。社會處方箋在臺灣正方興未艾,未來該如何進行質化與量化的整合研究、成效評估;又如何對個案的身心健康帶來長期影響,以及後續的觀察追蹤該如何進行,可能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新課題。
●給城市未來的祝福 — 啟動藝術療癒力!
面對老師傾囊相授的熱情,我們也把握機會,請她針對策展團隊未來將在台北社宅推動的社會處方箋計畫,給予一些建議。她表示,先前便已注意到陸續開展的台北社會住宅與公共藝術設置計畫,認為人應該才是一切的核心,確實,社宅的建築完成了,而生活才正要開始呢!
在計畫開展前,老師也建議我們可以了解周邊社區及未來社宅的居民組成,連結即將進駐社福大樓與社區在地的社福、醫療單位,同時,也可預先思考須要社會處方箋的服務對象與內容…等,而這些確實也都是我們前期田調工作的重點。針對活動規劃執行上,老師再次強調與講師、藝術家的事前溝通,以及給予工作人員教育訓練的重要性。除了須清楚了解活動目標,以及參加對象的情況與特性,也可透過活動前後的工作會議,培養夥伴間的默契。又若能在整體活動中進行詳細觀察記錄,除能即時發覺個案的改變,也對計畫成效的評估有所幫助。
廣慈博愛園區社宅的戶數將是全台北社宅之冠,也將有全亞洲最大的社福大樓,對於策展團隊將在社宅實踐社會處方箋計畫,老師表示非常期待,也認為公共藝術若能扮演中間的橋梁平台,將地方的醫療、社福還有藝文資源相互串連,讓藝術以多種形式展現,如此也能更擴張、伸長觸角,與真實的生活接壤,創造更多對話的可能。
眼看時間不早了,我們趕忙向老師致謝,結束今天的訪談。這充實溫暖的一晚讓我們獲得許多寶貴的意見。只見忙了一整天的周老師仍不見疲態,活力十足,最後還笑著對我們說:「很高興有人要入坑了!加油喔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