綜合第一與第二階段之工作進程,策展團隊邀請周妮萱老師擔任第三階段實驗計畫之計畫主持人,並建立觀察研究方法。策展團隊在前期與各進駐及在地單位形成社會人際網絡後,以周妮萱老師先前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推出的「社交處方箋手札」作為範本,企畫、建置一個實用、公開的社會處方箋資訊平台網站,除提供各社福單位及其照護對象,也鼓勵一般民眾自行運用。
II. 《寂一也地.寶島之身》即興藝術共融場
《寂一也地。寶島之身》即興藝術共融場由黎美光老師策畫,在每週日上午循序漸進的帶領學員看見自己真正的內在需求,接著思考自己、他人、社會乃至於整個生態系的關係。
V. 《藝術的療癒力量》座談分享會&文字紀錄
計畫至中後階段,邊作邊思索和學習,而策展團隊也盤點了社區資源,編輯一份《社會處方箋資訊平台手冊》與網站,呼應文化近用的概念,形塑「廣慈文化生活圈」與社區分享。